中醫藥學是中華文化的優秀代表,她“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倍嗄陙?,河南省中醫院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通過軟硬件建設、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接受中醫藥服務的同時,身心得到了雨露春風般文化滋養。
精神文化:統一思想 凝聚人心
河南省中醫院于改革開放初期的1985年建院,她與時代大潮同頻共振,以開放的視角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
醫院從文化認知上起步,培育文化價值觀念。制定并遵循“一切為了病人”的辦院宗旨,堅持“弘揚祖國醫學,博采現代科技”的辦院方向,并依此譜寫了院歌《中醫人》;確定“承古納今,厚德為民”的院訓;聘請知名文化設計公司設計院徽,院徽蘊含陰陽平和的健康觀和動靜結合的恒動觀,同時又契合院訓“承古納今”之意。確定“誠信?愛”的核心發展理念,“誠信”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愛”是醫療職業形象的具體表達,強調既要將“誠信?愛”體現于行動,更要永駐于內心深處。醫院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并貫徹實施,強調制度化管理,把各項精神文化建設落實在各項工作中。一系列精神文化的不斷深入踐行,對于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起到了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時也強化了醫院的社會認同。
宣教展示:主題鮮明 處處熏陶
近年來,醫院先后被國家中醫藥局、省衛健委確定為中醫藥文化建設試點單位和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醫院多措并舉加大文化建設力度,在中醫藥文化建設方面亮點紛呈,順利建成省級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并成功通過驗收。
專題展區設立在自然堂,是醫院開展中醫藥文化宣教最具特色的部分。設置有平面展區、實物展區和互動體驗展區。平面展區展示有歷代中醫名家、四季養生、灸療文化、特色中醫藥服務項目、“中醫的世界之最”等。中醫藥文化實物展區,有醫學文獻價值和歷史藝術價值兼具的醫案文稿、處方手跡、文化作品等,種類豐富的中醫藥文化養生保健產品則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在互動體驗區,有制藥場景塑像,碾藥、艾條制作等互動體驗項目;多媒體則把中醫藥文化直觀地展示給觀眾。
在建筑及裝飾裝潢上,醫院注重營造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在2號住院部大廳,設置有《輝煌國醫》漢白玉浮雕圖群,《黃帝歧伯問對圖》《張仲景診脈圖》《王惟一針灸圖》和《李時珍采藥圖》,生動展示了中醫藥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場景。在名醫堂,張仲景像、“張仲景行醫圖”浮雕凸顯了中醫藥文化的地域性,而鮮活的中藥水浸標本則用現代科技完美地展現了傳統醫藥。
在醫院在二號病房樓西側的綠地上,放置了“大醫精誠”文化石,選用石材是泰山石,以舒同體在正面雕刻“大醫精誠”四個大字,背面雕刻著醫院宗旨、醫院院訓、辦院方向、發展戰略等醫院理念。在門診、病房和辦公樓各樓層制作懸掛了160余塊中醫藥文化版面和30多塊中藥蠟葉標本。無處不在的外圍環境,給來賓以全方位的中醫藥文化熏陶。
文化傳播:由點及面 潤物無聲
在文化建設中,河南省中醫院著力使中醫藥文化深入廣大人民群眾、成為公眾健康生活中的一部分。為此,醫院由點及面、堅持常年開展一系列中醫藥文化活動。
醫院先后承辦了“中醫中藥中國行”——河南省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生活處處有中醫”河南省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大賽,河南省中醫藥健康文化大型主題行動暨《中醫藥法》貫徹實施兩周年活動,等等。醫院還投資拍攝電影《精誠大醫》,紀錄片《中醫婦科名家褚玉霞》等中醫藥文化產品,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
活動的舉辦,一方面增強了中醫藥文化社會影響力,另一方面也帶動了全院向社會普及中醫藥文化健康知識的熱情。多年來,醫院各科室利用各種健康節日,開展中醫藥進校園、社區活動;充分利用結對幫扶、醫療援疆、紅會送醫、杏林志愿服務等活動,將中醫藥服務、健康文化知識送到人民群眾身邊。同時,醫院職工利用業余時間撰寫中醫藥文化知識文章、出版書籍,受邀參加廣播電視健康節目,廣泛傳播、普及中醫藥文化健康知識。據統計,全院每年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活動30多次,發表科普文章、參加主流媒體健康類節目600余篇次。
中醫藥起源、發展于中華傳統文化,社會的不斷發展變遷,特別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厚重的中醫藥文化必須在堅實的傳承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發展自身,更好地為人類服務。2021年,國家出臺了《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中醫藥文化傳播目標、任務更加明晰和具體。河南省中醫院將進一步加大中醫藥文化建設力度,以春風雨露潤物無聲的持續行動,以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的不懈追求,讓中醫藥文化持續滋養群眾身心健康,為早日實現“使中醫藥成為群眾促進健康的文化自覺”全力以赴! (文/楊靜誼 廉萬營 圖/王東方)
(編輯/王偉琰 審核/楊靜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