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農歷正月初七?;⒛觊_工第一天,中醫人李鮮的日程很繁忙。
她是河南省中醫院肝膽脾胃科主任醫師,白天,查房坐診,帶學生認中草藥飲片、歸納病例總結經方,一直閑不下來。
圖為學生在辨識講解中草藥的藥性
但不管再忙,她都不會忘記每星期一晚上主持一堂中醫經典誦讀課。從2014年開始,這堂課她已堅持了8年。
2月7日晚6點,李鮮準時守候在電腦旁,因為疫情,中醫經典誦讀暫時采取線上方式開講。李鮮帶的研究生、跟師弟子和住培醫師,醫院其他科室的醫生,大家準備好誦讀文案,逐一進行發言講評。
而過去線下上課時,地點是在省中醫院四樓門診大廳,臨時擺好的幾排長凳總會坐得滿滿當當,甚至還有從鄭州、開封等地中醫院慕名而來的中醫醫師。
圖為中醫經典誦讀課上,學生在背誦經方
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大家都是主講人?!爸嗅t經典、經方應用、臨床心得,都要說出個所以然來?!边@是李鮮對來上課的每個人作出的要求,“一字一句、一藥一方,都要言之有據、理出有方,這就需要對中醫經典爛熟于心?!?/p>
傳承發展中醫藥,離不開經典理論,學習經典就像在找尋中醫藥的源頭。幾十本必背經典、上百味中草藥、數萬條經方,中醫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它的辨證施治,源于對經典的融會貫通。
“讀經典、做臨床、興中醫,是每個中醫師進步的鐵律?!崩铛r經常對學生重復這句話。在長期的實踐中,她逐漸總結出“讀、辯、悟、踐”四字教學法。
“讀、辯、悟、踐”,代表學經典的四種境界:斷句、讀音、標點都不放過,要帶著深情、字正腔圓地讀經典;思考辯析不同年代對經典注釋見解的不同內涵;深入研讀結合臨床,才能參悟病機找尋靈感;只有實踐經典,才能推進中醫藥不斷守正創新。
“不僅要‘鉆進去’,還要‘走出來’?!崩铛r說,學得深入,就能在臨床上根據病癥對經方進行加減調和,一張藥方衍生出更多方,一味藥擴展到多味藥。
跟師帶教門診上,李鮮在給患者進行診療
這就是驗之于臨床,用之于實踐。在學習《傷寒雜病論》后,李鮮運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和加味理沖湯治療肝纖維化,取得顯著療效,分別獲得2017年和2020年河南省中醫藥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其實李鮮也有“私心”,她覺得自己對經典學習得不夠深入,也想借著誦讀課鞭策自己,不斷提高臨床診療和遣方用藥水平。
學生們學起來也有恒心,經方條目太多,就手抄下一張張小字條,走路時上課前拿出來隨時都能背一背。
一股執著勁兒,讓這群中醫人跟中醫經典“死磕”上了。李鮮拿出手機點開一條視頻,是普外科副主任醫師郭偉勝發來的,即便趕不上來上課,他仍找出空當堅持背誦?!澳憧此曇艉芎榱?,硬是閉著眼睛,使勁兒想使勁兒背?!崩铛r說。
一字字記、一味味認、一方方悟,連李鮮也沒想到,這堂中醫經典誦讀課一上就是8年。8年來,教室換了3次,學生換了11期,從最初的只有7名學生,到現在最多時有近百人參與。
就在去年12月底,在河南省第二屆中醫住院醫師技能競賽及師資培訓現場,李鮮和弟子們把中醫經典誦讀搬上了舞臺。這堂中醫經典誦讀課被作為范例在全省住培醫師中進行推廣。
圖為李鮮和學生河南省第二屆中醫住院醫師技能競賽及師資培訓現場
虎年開春,一堂中醫經典誦讀課在全省各地中醫院開講了。開封市中醫院、駐馬店市中醫院、濮陽市中醫醫院、安陽市中醫院……中醫經典誦讀活動在全省遍地開花。(原文轉載自河南日報客戶端)